百年前的打狗小漁港,日治時期起成了兼負國家經濟重責的工業港口城市,面對國際港灣城市競爭,高雄從過去的工業港不斷蛻變,提出世界級港區再造「亞洲新灣區」,吸引文創、資訊科技、觀光等產業聚集,創造每年280億台幣產值,並釋出更多水岸空間、創造饒富城市美學的公共建築,讓高雄逐漸邁向幸...

[高雄房地產新聞] 世界人口日 宜居城市專刊》高雄火車站全新站體 綠意盎然

百年前的打狗小漁港,日治時期起成了兼負國家經濟重責的工業港口城市,面對國際港灣城市競爭,高雄從過去的工業港不斷蛻變,提出世界級港區再造「亞洲新灣區」,吸引文創、資訊科技、觀光等產業聚集,創造每年280億台幣產值,並釋出更多水岸空間、創造饒富城市美學的公共建築,讓高雄逐漸邁向幸福宜居 城市。

高市府指出,打造高雄成為現代化港灣都會,關鍵在於唇齒相依的高雄港,經市府和港務公司10多年不斷磨合,從要求「市港合一」逐步務實調整為「市港合作」,去年市港達成合組「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」共識,邁入「市港共治」嶄新里程碑。


港灣轉型的首要是讓人群與活動進入港區,1999年是高雄港發展的轉捩點,這一年高雄港位居世界貨櫃吞吐量第3大港,僅次於香港與新加坡。

然而,全球船舶大型化趨勢,部分港區機能無法再因應大噸位船舶停靠,傳統臨港型產業也未能滿足經濟轉型的需求,工業港與生產中心移往新港,舊港則成為以「人」為主的生活中心與觀光港口。

透過市港協商逐步打破港區圍牆、爭取釋出軍事港區,成為高雄舉辦燈會、大型演唱會及海洋文化展覽的公共場域,如獲國際世界運動總會主席朗佛契盛讚的2009高雄世運會。

也從一座閒置舊倉庫改造開始,構築出全國知名、每年400萬人次到訪的「駁二藝術特區」,將舊鐵軌闢建為自行車道,重塑市民休閒水岸空間,讓市民親近水岸及利用碼頭搭船遊港。
15年來,高雄不斷積累港口改造與港市合作經驗,提出世界級的港區再造-「亞洲新灣區」,逐步轉型為國際港灣都會。

全台最大、國公營腹地最多的「亞洲新灣區」,是高雄轉型的鑰匙,隨著高雄展覽館、市圖總館、海洋及流行音樂中心、港埠旅運中心與水岸輕軌等陸續啟用,成功跨出港灣城市轉型的第一步。

然而,2014年的氣爆,凸顯高雄轉型安全宜居城市的迫切,推動前鎮河口儲槽遷移、第205廠轉型開發,是下一階段持續推展的重要指標。

此外,市府也前往歐洲汲取法國馬賽地中海計畫、英國利物浦水岸開發經驗,與臺灣港務公司共同成立國家級專責機構-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,並持續與其他國公營 事業合作開發港灣水岸,帶動國際企業投資進駐,中央與地方攜手傾力打造國家級、世界級的亞洲新灣區,吸引全球目光投資高雄、壯大台灣。
(中國時報)

/高雄報導
更多高雄的房地產新聞:
分享給LINE好友 !


經理 陳宜珺 本站圖文皆來自網路,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.
若有侵權請來信,必立即下架.
happytiffany621@gmail.com